當我們想到 AI,常會浮現 ChatGPT、AlphaGo 或科幻電影裡會思考的機器人,但其實 AI 早就悄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,只是因為太自然,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。每天拿起手機,自拍的美顏和夜拍的提亮效果,其實背後是影像辨識和演算法在運作;我們打字時,輸入法自動跳出的下一個字或整句建議,也是語言模型在預測。打開 Facebook、Instagram 或 YouTube,動態牆與推薦影片總是「很懂我們」,那是因為 AI 在分析我們的點擊、停留和互動,決定該推什麼內容給我們。逛電商平台時,瀏覽過的商品往往很快出現在廣告中,這是推薦系統在發揮作用;刷信用卡時,AI 也會即時檢查交易是否異常,保障安全。甚至我們每天使用的 Google Maps、Uber 或外送平台,都仰賴 AI 計算最佳路線、預估車資與送達時間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功能,其實正悄悄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習慣。比起顯而易見的 ChatGPT,這些隱形 AI 更加強大,因為我們幾乎不會對它們保持戒心,卻已在不知不覺間被塑造了資訊來源與消費行為。對我來說,AI 已經不只是工具,而是一種像空氣一樣的存在,看不見卻無處不在,成為現代社會的基礎設施。